睢阳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睢阳区是河南省商丘市市辖区,位于商丘市中心南部,北依梁园区,东邻商丘新区与虞城县,西连宁陵县,南望柘城县、鹿邑县与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是商丘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商丘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旅游服务中心。截至2017年底,全区下辖19个街道(镇),总面积8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万人(均不含商丘新区)。睢阳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三皇之首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钻木取火,睢阳被誉为“中国火文化之乡”。商族、商人、商朝起源于这里,睢阳被誉为“中国商文化之乡”。睢阳区是夏朝、商朝、周朝宋国、汉朝梁国、魏晋梁国、宋朝等历史时期的都城,燧人、颛顼、帝喾、姒相、商汤、微子、刘武、元颢、赵构等先后在此建都立国。睢阳境内名胜古迹有100多处,著名景点有商丘古城、燧皇陵、帝喾陵、阏伯台、华商文化广场、中国商文化博物馆、微子祠、文雅台、宋国故城、张巡祠、八关斋、应天书院、归德府文庙、壮悔堂、淮海战役总前委纪念馆等,其中商丘古城与隋唐大运河商丘码头遗址为世界文化遗产。初步统计,2017年,睢阳区生产总值(GDP)235.9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248亿元,增长1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6亿元,增长1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7.3亿元,增长8.3%;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增长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万元,同比增长10%(均不含商丘新区)。